2016年,湖南援疆工作队帮医院请来了一堆专家,顺利评上了“三甲医院”,老百姓看病方便多了。同年8月,吐鲁番职业技术学院在高昌区成立,占地1800亩,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,原来的中等技校摇身一变成了职业技术学院,老师队伍也壮大了。这下子,吐鲁番有了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学府,给当地人提供了更好的教育机会和技术培训。这样一来,培养高素质技术人才和提高就业率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。
我自己是从2010年开始离开家乡去乌鲁木齐上学的,一直读到硕士毕业,留在了乌鲁木齐。这期间,我见证了新疆的变化,特别是吐鲁番的发展。吐鲁番离乌鲁木齐很近,以前回家得坐几个小时的大巴车,非常折腾。如果要去其他城市或内地,还得去大河沿火车站或者乌鲁木齐。不过到了2014到2017年,我的硕士生涯正好赶上了交通大变革。2014年,兰新高铁乌鲁木齐南至哈密段开通,新疆进入了高铁时代。2014年11月底,吐鲁番北站竣工并开通,动车往返吐鲁番和乌鲁木齐只需50分钟。从兰州等地也能直接到达吐鲁番,不用再转车了。2018年10月,乌鲁木齐第一条地铁线路开通,乌鲁木齐成了西北第二个开通地铁的城市。交通基础设施的飞速进步,不仅让老百姓生活更方便,也让家乡不再那么封闭,旅游业也迎来了更多机遇。
吐鲁番的气候真是够呛,属于典型的大陆性暖温带荒漠气候。太阳晒得厉害,一年有3000到3200小时的日照,地表温度常常超过70℃,难怪当地人说“沙窝里能烤熟鸡蛋,石头上能烤熟面饼”。夏天最高气温能达到49.6℃,冬天最低气温则低至-28.7℃,昼夜温差和年温差都很大。这样的气候条件,真是让人又爱又恨。
2016年,湖南援疆工作队帮医院请来了不少专家,医院成功升级成“三甲医院”,这让老百姓看病方便多了。同年8月,吐鲁番职业技术学院在高昌区成立,占地1800亩,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。原来的中等技术学校转型成了职业技术学院,师资力量也增加了。这样一来,吐鲁番有了最大的高等教育学府,给当地居民提供了更好的教育机会,也让大家有机会学习各种技术。我自己在2010年离开家乡去乌鲁木齐上大学,一直读到硕士毕业,留在了乌市。通过这两个城市的变化,我能感受到新疆这些年的发展速度。以前从吐鲁番回老家,坐的大巴车要3到4个小时,每次回家都得花半天时间在路上。要是想去别的城市或内地,还得先去大河沿火车站或乌鲁木齐。不过到了2014年,兰新高铁乌鲁木齐南到哈密段开通了,新疆进入了高铁时代。2014年11月底,吐鲁番北站开通,坐动车从吐鲁番到乌鲁木齐只要50分钟。不仅如此,从兰州等内陆城市可以直接到吐鲁番,不用再绕路。2018年,乌鲁木齐第一条地铁线路开通,让乌市成了西北地区第二个有地铁的城市。交通设施的飞速发展,不仅让老百姓的生活更方便了,也让家乡的环境不再那么封闭,旅游业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。
吐鲁番的气候真是挺特别的,属于大陆性暖温带荒漠气候,日照充足,但又非常干燥,一年到头雨很少,大风还频繁。这里全年日照时数在3000到3200小时之间,太阳年辐射量在139.5到150.4千卡/平方厘米。全年平均气温13.9℃,高温天气超过100天。夏天最热能到49.6℃,地表温度常常在70℃以上,当地人常说“沙窝里能烤熟鸡蛋”,“石头上能烤熟面饼”。冬天最冷能达到-28.7℃,日夜温差和季节温差都很大。
2016年,湖南援疆工作队帮着吐鲁番的医院引进了不少专家,顺利评上了“三甲医院”,这下老百姓看病方便多了,也更有保障了。同一年,吐鲁番职业技术学院在高昌区成立了,占地1800亩,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。这个学院是由原来的中等技术学校升级而来的,还增加了不少老师。这样一来,吐鲁番职业技术学院就成了当地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学府,给当地人提供了更好的教育平台和技术学习的机会。这个变化让吐鲁番培育出了很多高素质的技术人才,也提高了当地的就业率。
我自己也有体会。2010年,我离开家乡到乌鲁木齐上学,一直读到硕士毕业。在这期间,我见证了新疆的发展,特别是吐鲁番和乌鲁木齐的变化。以前,从吐鲁番回老家,坐那种大型中巴车要3到4个小时,路上时间长得很。后来,吐鲁番有了高铁,去乌鲁木齐只需要50分钟左右,而且从内地一些大城市也能直接坐高铁来吐鲁番,不用再绕路了。2018年,乌鲁木齐还开通了地铁,成了西北地区第二个开通地铁的城市。交通条件改善了很多,大家出门方便多了,旅游业也跟着火了起来。
吐鲁番的气候特别有意思,日照强,热得很,又干燥,风也大,号称“火洲”和“风库”。夏天最高气温能达到49.6℃,地表温度经常超过70℃,简直能把鸡蛋烤熟,面饼放在石头上也能烤好。冬天最冷能到零下28.7℃,日夜温差和季节温差都很大。这个地方真是热得要命,冷得要死,挺特殊的。
2016年,湖南援疆工作队帮着吐鲁番的医院引进了不少专家,成功创建了“三甲医院”,这让老百姓看病方便多了。同年,吐鲁番职业技术学院在高昌区成立,占地1800亩,挺大的一个学校。这个学校原本是个中专,后来变成了职业学院,还增加了不少老师。这样子一来,吐鲁番有了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学府,给当地人提供了更好的教育机会和技术培训。这事儿对培养技术人才和提高就业率挺有帮助的。
我2010年离开老家去乌鲁木齐上大学,一直读到硕士毕业,留在乌鲁木齐工作。我亲眼见证了新疆的变化,尤其是吐鲁番和乌鲁木齐。吐鲁番离乌鲁木齐很近,但以前回家挺麻烦,坐那种大中巴车要三四个小时,来回路上就要花掉半天时间。如果要去其他城市或内地,还得去大河沿火车站或乌鲁木齐坐火车。
2014年到2017年,我在读硕士的时候,正好赶上吐鲁番和乌鲁木齐交通的大变化。2014年,兰新高铁乌鲁木齐南到哈密段开通,新疆进入了高铁时代。同年11月底,吐鲁番北站也建好了,坐动车从吐鲁番到乌鲁木齐只要五十分钟。而且从一些内陆城市可以直接坐火车到吐鲁番,不用再绕路。2018年,乌鲁木齐第一条地铁线路开通,乌鲁木齐成了西北地区第二个有地铁的城市。交通设施的升级,让老百姓生活更方便了,也让家乡的环境不再那么闭塞,旅游业也跟着火了起来。
吐鲁番的气候挺特别的,属于典型的大陆性暖温带荒漠气候。那里日照强,热得很,但又非常干燥,一年到头下雨很少,风也大。一年的日照时间大约3000到3200小时,太阳年辐射量在139.5到150.4千卡/平方厘米之间。平均气温13.9℃,高温天气超过100天,最高温度能达到49.6℃,地表温度常常在70℃以上。当地有个说法,“沙窝里能烤熟鸡蛋,石头上能烤熟面饼”。冬天最低气温能达到-28.7℃,温差也很大。
2016年,在湖南援疆工作队的帮助下,医院招了不少专家,成了“三甲医院”,老百姓看病方便多了。同年,吐鲁番职业技术学院在高昌区成立,占地1800亩,校舍面积17万平米。原来的中专学校升级成职业技术学院,老师多了不少,学院就成了吐鲁番最大的高等教育学府,给当地人提供了更好的学习机会和技术培训。这不仅提高了当地的技术人才水平,还增加了就业机会。我自己是从2010年开始离开家乡去乌鲁木齐上学的,一直读到硕士毕业留在那儿。我发现这两个城市的变化反映了整个新疆的发展速度。吐鲁番离乌鲁木齐很近,以前回家得坐大中巴车,来回要花半天时间。如果要去其他地方,还得去大河沿火车站或乌鲁木齐。但从2014年到2017年,吐鲁番和乌鲁木齐的交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2014年兰新高铁开通,新疆进入了高铁时代。2014年底,吐鲁番北站开通,动车往返吐乌只需50分钟。另外,从兰州等内陆城市可以直接到吐鲁番,不用再转车。2018年,乌鲁木齐第一条地铁线路开通,让乌鲁木齐成了西北地区第二个开通地铁的城市。交通设施的大发展,不仅方便了大家的生活,也让家乡的环境不再那么封闭,旅游业也因此得到了更多的发展机会。吐鲁番的气候挺特别,日照强,热得很,但干燥得很,风也大,一年到头几乎没几场雨。这里的天气变化挺大的,夏天最高温度能到49.6℃,地表温度经常超过70℃,当地人说“沙窝里烤熟鸡蛋”、“石头上烤熟面饼”一点都不夸张。冬天最冷能到零下28.7℃,昼夜温差和一年四季的温差都很大。
2016年,湖南援疆工作队帮着吐鲁番的医院拉了一支专家团队,成了“三甲医院”,看病方便多了。同一年,吐鲁番职业技术学院在高昌区成立,占地1800亩,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,原来的中专学校摇身一变成了大学,师资也变强了。这个学院成了吐鲁番最大的大学,给当地人提供了更好的教育机会,培养了不少技术人才,提高了就业率。
我自己也有体会,2010年我离开老家去乌鲁木齐读大学,一直待到硕士毕业。当时回老家吐鲁番还得坐几个小时的大巴,挺折腾的。2014年兰新高铁开了,从吐鲁番到乌鲁木齐只要50分钟,简直不要太爽。后来,2018年乌鲁木齐还通了地铁,出行更方便了。交通变化让吐鲁番变得没那么闭塞了,旅游业也跟着火了起来。
吐鲁番这地方,天气热得要命,冷起来也够呛。这里一年日照超过3000小时,夏天地表温度能到70℃以上,冬天最低能到零下28.7℃。反正就是个热得像火炉,风大的像风箱的地方。